|
盛夏七月,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"向日葵"社會實踐團隊懷揣青春夢想,奔赴贛南鄉村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。用腳步丈量鄉村野徑,用文字記錄旅程故事,用相機定格美好瞬間。青年們扎根基層沃土,淬煉青春本色,不馳于空想,不騖于虛聲,以實干為舟,以奮斗作槳,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。
安全“童”行:為童心撐起 “平安傘” 6月28日,“向日葵”團隊走進贛州市于都縣仙下鄉蓮塘村,一場“安全防溺水,攜手護童心”暑期安全教育實踐活動在此展開。團隊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,通過展示海報、開設宣講會等形式,圍繞“六不準”原則向兒童普及安全知識,講解私自下水風險、自救施救方法,強調勿在水域嬉戲,引導自覺遠離危險。宣講中穿插互動問答:“溺水求助電話?”“六不準內容?”“發現同伴水邊打鬧怎么辦?”孩子們踴躍作答,在趣味中深化理解。團隊隊員紛紛表示,他們會繼續將防溺水等安全知識普及到更多有需要的地方,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撐起一片安全的天空,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陽光下自由奔跑、快樂成長。 專項調研:解碼民宿里的鄉村振興密碼 6月29日至7月1日,團隊轉戰龍溪村,開展民宿經濟專項調研。與副鄉長龔盼在村委會圍坐交流。雙方圍繞當地經濟現狀及民宿產業發展前景在村委會深入交流。龔盼介紹,作為傳統農業鄉村,龍溪村當前面臨產業結構單一、青年勞動力外流等挑戰;在鄉黨委政府支持下,目前已著手整體規劃鄉村景點并推進民宿產業試點建設,力爭形成可復制的鄉村文旅發展模式,帶動村民增收,讓百姓真正成為產業發展的受益者。團隊深入龍溪村開展民意調研,通過入戶發放涵蓋“民宿了解程度”“發展待提升方面”“對經濟影響”等內容的問卷,耐心解答居民疑問。期間,隊員烈日下穿梭街巷、暮色中叩響家門,累計走訪108戶人家。調研發現,民宿對鄉村振興作用顯著:經濟上盤活閑置農房,帶動農產品銷售及餐飲等配套產業;就業上提供廚師、保潔等崗位,助力家門口增收;文化上融入地方民俗,促進傳統傳承創新;同時推動基礎設施升級,改善人居環境。本次民宿經濟產業調研實踐結束后,團隊隊員深切感受到民宿不僅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,更是傳統文脈與現代生活對話的鮮活橋梁。隊員們表示,此次實踐突破了書本知識的藩籬,讓他們在田間地頭的煙火氣中、民宿經營一線的具體場景里,真切觸摸到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脈搏,深刻理解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意義。
科技支農:姜田埂上的 “技術賦能” 7月2日-7月4日,“向日葵”社會實踐團隊赴龍溪村開展實地考察,深入田間地頭記錄生姜種植規模、主栽品種及生長周期等基礎數據,并運用專業知識分析土壤肥力、氣候等生長環境因素對生姜品質的影響,過程中發現長期連作導致土壤氮磷鉀元素含量降低,為后續土地利用問題研究提供了精準數據支撐。同時,團隊與當地農民展開深入交流,認真傾聽并記錄其真實生活狀態,交流內容涵蓋種植技術、品種改良、周期規劃、銷售渠道拓展、加工產品開發、市場需求反饋、土地輪作模式實踐及土壤改良措施等環節,觸摸農耕生活真實肌理,為精準助力三農發展積累了扎實實踐素材。為全面掌握產業發展現狀,團隊構建了涵蓋種植收益、政策感知、技術需求等維度的結構化問卷體系,深入姜田耐心協助農戶完成面對面訪談,累計收集有效樣本近百份。調研發現,當地耕地面臨三大核心問題:高山氣候晝夜溫差大、連年耕作導致土壤肥力下降,以及種植技術相對滯后;其中土壤退化直接制約生姜產量與品質提升,同時種植成本與收益失衡現象較為突出。團隊已系統梳理耕地退化等關鍵癥結,后續將結合專業優勢開展針對性研究,為鄉村振興戰略落地提供實踐支撐?!跋蛉湛鄙鐣嵺`團隊表示,將繼續深耕龍溪村沃土,以“園林+”多學科交叉視角,聚焦土壤修復、品種改良、生態種植等領域開展持續攻關,用專業智慧滋養鄉村振興的希望田野,在傳統農耕與現代科技的交融中繪就屬于青年的時代答卷。 結語:青春答卷寫在大地上 “向日葵”團隊用實際行動證明:新時代青年既是鄉村振興的見證者,更是參與者、建設者。從安全教育到產業調研,從科技支農到文化傳播,隊員們用專業知識服務鄉村,用青春汗水澆灌希望。正如團隊指導老師所說:“這不僅是社會實踐,更是一堂生動的思政課,讓青年學子在廣袤鄉村讀懂中國。”
聯系我時請說明是在“職教網www.zhijiaow.com”看到的,謝謝! |
Copyright © 職教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1020808號-11 全國統一熱線電話:400-660-5933
免責聲明:本站只提供交流平臺,所有信息僅代表網友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您積極向我們投訴。
本站禁止色情、政治、反動等國家法律不允許的內容,注意自我保護,謹防上當受騙